曡园: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小学 / 东意建筑
曡园: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小学 / 东意建筑
编辑:李博超(实习生) | 校对:李博超(实习生) |
2020.12.13 14:02
建筑外观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设计单位 东意建筑
项目地点 广东深圳
建成时间 2020年9月
建筑面积 38030平方米
本次拆旧建新的新洲小学是深圳福田新校园行动计划的“8+1”建筑联展项目之一。新校舍规模为36班,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4800平方米增至38000平方米,容积率达到2.7。
▲ 项目视频 ©东意建筑
高密度城区的环境关系、高浓度校园的儿童活动空间,以及密集建成区中的环境品质等问题成为设计思考的重点:尊重建成环境,关注成熟社区的邻里关系、社区共享和场所记忆;回归真实的“人”,关注核心使用者——“小学生”,通过空间设计来思考教育模式与儿童健康成长的联系;面对噪音、风热等物理环境挑战,从建筑形态到立面细节设计寻求解决策略等。
沿河方向建筑外观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
校园建筑外观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基于上述思考,设计师提出的“曡园”概念,旨在创造亲近自然的高密度校园,探索在高密度城市建成区中高容量学校的建设新模式。
轴测示意图 ©东意建筑层次丰富的活动平台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
建筑屋面活动区域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
高密度场地策略
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原有校园,有着由中间连廊隔开的两个绿意盎然的庭院。而这所校园近三十年的场所记忆,值得被设计师赋予充分的尊重。
原新洲小学环境与布局 ©东意建筑新建校园与城市的肌理关系 ©东意建筑新建校园延续了旧校园的空间特征,宽大的活动连廊划分出东西两个开合有致的庭院。基于城市设计的立场,校园建筑在东西两侧紧邻街道,南侧则紧贴街道以南住宅的噪声退让线,以此完善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形态及关系。
延续原校园空间布局与城市形态的总平面关系 ©东意建筑延续原校园空间布局与城市形态的总平面关系 摄影:新造影像校园与周边的高密度城市环境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设计最初的设想为一个无围墙校园,能够在课后和休息日向社区适度开放。设计师将面向社区幼儿园的空间放大,并设置可分享的游戏设施;供社区共享的文体功能布置在建筑的首层和负一层,包括了体育馆、游泳馆、音乐舞蹈教室、图书馆及运动场等功能空间;南侧主入口采用架空处理,以形成宽大的校园前区,方便家长的接送需要。
二层体育场与建筑架空开放空间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体育场下方的休息与绿化空间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负一层的下沉庭院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方案在最终实施时,基于主管部门安全管理要求还是设置了校园围墙,但布局意图得以保留。与绿化相结合的通透围栏,将校园活动渗透到街道,为未来的开放校园预留了可能。
南侧主入口的开放架空区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考虑使用可能性的通透绿化与围栏设置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
课间活动空间
小学生在校的自由时间十分有限,一天中“课间十分钟”的时间总和仅为40至50分钟。而课间活动是儿童社会交往、环境学习、运动放松的重要途径。如何将“自由时间”转化为“自由空间”,成为这次校园空间设计的重要议题,同层活动空间的设计将影响课间活动的内容与质量。此外,小学涵盖了儿童成长变化显著的7至12岁阶段,不同年龄的活动特点差异性也需要加以回应。
“疉园”设计概念 ©东意建筑校园设计效果图 ©东意建筑“曡园”的设计概念希望营造出竖向叠加,且能接触自然的平层活动空间,以服务学生的课间行为。二层有较大的架空层,连接至运动场地,为低年级学生提供足够的戏耍空间;三层结合图书馆屋面与宽大连廊组织活动场地;四层在兴趣教室之间形成多个活动庭园,以适应高年级活动及兴趣学习的多样化选择;南翼六层专业教室平层对应北翼的屋顶农场,设有植物园地、户外教室、立体花架廊及农园小屋等丰富的课外学习场地。
首层共享空间 ©东意建筑
二至四层活动空间 ©东意建筑水平及竖向交通组织围绕两个庭院展开,通过连廊形成平层环流式活动空间系统。各层廊道、平台及小庭院的“虚”,与功能体量的“实”形成对话,构成了尺度适宜、互动交融的庭院空间。
环绕庭院的廊道与体量“虚实”对话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体育场旁开放架空的活动空间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
屋顶农场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
物理环境对策
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及周边繁忙的城市干道,导致校园东侧及南侧环境噪音较大,周边环境风热条件欠佳。建筑的气候舒适性设计,以及降噪措施是建筑布局和形态设计的主要着力点。设计师利用南翼与东翼交汇处的空间,为整个建筑群留出进风口;南侧主入口的架空层、长向南立面上对应各层活动平台均设有打开的通风豁口,成为了立面上空间表达的“透明性”焦点。
气候空间通风示意 ©东意建筑整合降噪通风构件与斜向悬挑板的立面系统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供爬藤植物生长的格栅 ©东意建筑南翼和东翼课室直接面对周边道路,在空调制冷的情形下可通过关闭外窗达到隔噪要求。过渡季在开窗的情况下,降噪通风构件可实现自然通风与降噪的结合,以减少空调制冷的时长及能耗,提升课室的环境品质。
通风隔声构造 ©东意建筑
建筑立面设计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立面上设有可以反射下部道路噪声的斜向悬挑板,它也作为立体绿化和放置空调外机的部件。水平板与垂直降噪构件也可用于遮阳挡雨,并形成蕴含技术理性的立面形式。
立面与通风隔声绿化系统整合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立面与通风隔声绿化系统整合 ©东意建筑立面绿化降噪作用 ©东意建筑立面绿化与教室视线的关系 ©东意建筑沿街立面夜景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
设计图纸 ▽
总平面图 ©东意建筑负一层平面图 ©东意建筑首层平面图 ©东意建筑二层平面图 ©东意建筑三层平面图 ©东意建筑六层平面图 ©东意建筑南北向剖面图 ©东意建筑东西向剖面图 ©东意建筑体育馆与游泳馆剖面图 ©东意建筑墙身节点详图 ©东意建筑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市福田区新洲小学
项目类型:建筑
项目地点: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新洲九街
设计单位:东意建筑
主创建筑师:肖毅强、肖毅志、邹艳婷
设计团队:杨远景、陈培笑、郑泽旭、洪宇东、隋佳音、杨宗祥、何亚洁、唐帅、马智超
业主: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18年3月—2019年7月
建设时间:2018年8月—2020年9月
用地面积:10633.39平方米
建筑面积:38030平方米
代建单位:深圳市万科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图设计:深圳市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施工图设计:GND设计集团
室内施工图设计:深圳界内界外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建三局
摄影:陈维忠(绿风建筑摄影)
视频拍摄:新造影像
视频剪辑:新造影像、破壳视觉艺术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意建筑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