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联网这么发达,微博微信这么火,明星效应依然带不来销量,可见餐饮这一行重形式不重内容必死无疑,明星也不例外。所以,也奉劝各位搞餐饮的人士,别老想着搞创新、搞嘘头营销,最多只能火一时,比如拉面小哥。餐饮这东西的骨子里还是传统基因,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才是王道,这一点,任泉开的餐厅就做得不错。

“蜀地传说”各地口味因地制宜,消费定位于普通大众

任泉开第一家“蜀地传说”(当时叫“蜀地辣子鱼”)是根据自己的消费能力来定位自己的餐厅的。他说:“你就想,一个普通人来吃饭,肯定希望价格实在,从便宜出发。”1998年在上海那会四个人出去小聚一下,如果有一个特定的环境、也能吃到特色,一锅鱼30几块钱,一个炒菜10几块钱,加上几瓶啤酒,差不多100块钱,他觉得很舒服。

然后,餐厅思路就按这个走(人均25元),直到现在蜀地的人均消费也没有涨得太厉害(50元至60元左右),最终证实确实很成功。由此可见,定位按周边的大众消费水平来会好一些,一下子走高端路线未必是一件好事(这方面倒闭的餐厅数不胜数)。

接着就是菜品口味问题。全国开的“蜀地传奇”餐厅口味都是不一样的,非常懂得因地制宜,比如东莞的店主营广东菜,上海店都做川菜,北京三家店一家川菜、一家东北菜,和一家杭州菜,回头客概率基本达到90%以上。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做到,其实不然,很多人总以为他们当地卖的某样食品十分火热,就幻想到哪卖都一样,不考虑当地消费饮食习惯问题,最终绝对必死无疑。

曾有人抱怨,桂林米粉那么好吃,搬到北方却卖不动没道理,固执的归结为是做不出那个味道的问题。实际上真不是这个原因,你让一个吃惯面条的北方汉子吃米粉,结果可想而知。

当然,任泉经营“蜀地传说”还有很多闪光点,比如在控预算、选址、购材、施工到品菜等都有一套手段,这些方面还有很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但是餐饮业博大精深,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下次我们将会着重讨论这些问题,如果感兴趣的话,就多留意这个号吧。餐饮不易,与君共勉!

(餐饮新商机为首席媒体官旗下媒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