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是21世纪,很多人觉得我们这个世界应该还是很丰富多彩的,到野外去看看,应该会看到很多的大象、狮子、长颈鹿、牦牛、鳄鱼。但是真是这样吗?我们来做一个对比,如果我们把全世界的所有人类放到一个称上面称一下的话,总重量超过三亿吨,而把地球上所有的大型野生动物,包括大型海洋生物全放到称上称一下的话,连一亿吨都不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实作为我们人类食物储备的动物,比如家养的猪、羊、牛、鸡、狗这些又有多少呢?称一下有7亿吨!世界上有5000万只企鹅,却有500亿只鸡!所以不要幻想你能随处见到野生动物了,那些动物只是给你看看而已,你将来可能看到只是会跑的炸鸡和牛排罢了。

我们现在知道了我们已经杀死了地球上的多少生命,更应该做的就是积极保护那些现在还幸存的物种。这一点对于海洋中的大型生物来说更是如此。为什么现在海洋中还有这么多大的鲸鱼、鲨鱼,不是因为我们人类仁慈,而是因为当时我们没有这个技术来杀它们。但是现在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统干掉了,因为我们的技术已经到达了,海洋中捕鲸和捕鲨,鲨鱼和鲸肯定没有我们人类的船那么大;第二,因为工业污染已经让许多海洋生物都濒临绝种。如果继续照此发展下去,很快鲸鱼和鲨鱼也会走上与剑齿虎和长毛象一样的灭绝之路。所以,对全世界上所有的大型动物来说,最后这个世界上唯一幸存者可能只剩下人类自己,其他的都成为人类盘中佳肴。

感叹过后,那我们就要问了,上帝帮我们解锁的是认知革命吗?回过来想想我们个体,我们是一种高级生物,我们个人身上就肯定有非常逆天的优势。打个比方,如果把一个人和一只黑猩猩同时丢到一个荒岛上,你觉得谁会生存的更好呢?如果要押宝的话我一定押大猩猩,因为大猩猩肯定能在自然界单独生活的更好。非常简单,如果让一个人和一只大猩猩单挑,那大猩猩会把人给撕掉。那我们让10个人和10只大猩猩群殴呢?那差不多,人也剩不了,人估计也打不赢!但是当我们让100个人或者1000个人再与相同数量的大猩猩对垒呢?那大猩猩必败无疑!

为什么呢?因为人有大脑、有智慧、能协作。人类能崛起的秘密并不在于个体层面上有多优势,而是在于集体层面上的协作!但是自然界里能协作的物种何止我们人类啊!比如说蚂蚁、猴子、蜜蜂可以大规模协作,还有狼群和大猩猩也可以进行协作啊,这怎么解释?

我们分别来看,首先是蚂蚁和蜜蜂这样的昆虫,他们确实可以形成大型社会并且非常之稳定,因为他们的基因组里面就已经存储了协作所需要的几乎全部信息。比如说蜜蜂,未受精卵会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则发育成雌蜂,但雌蜂幼虫根据被喂食的食物的不同,长大后可能成为蜂后,也可能成为一般的工蜂。在它们的DNA里,已经为两种不同社会角色设定好了必要的行为模式,前者让它能母仪天下,后者则让它尽心尽力、认真工作。它们确实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协作,但它们的DNA同时也决定了他们的合作模式是僵化的、呆板的、是缺乏灵活性的,是不可能应对自如的。如果突然面临一个威胁的时候,蜜蜂是没有办法在短时间之内发明一种机制来应对威胁的。可是我们人类有应急机制嘛!就像蜜蜂不可能处决他们的蜂王,进而成立一个蜜蜂共和国,这些都是做不到的,它们的基因密码大大的限制了他们能进行的所有的合作形式。

而狼群和大猩猩之类的哺乳类动物则正好相反,他们虽然协作方式相比昆虫要灵活得多,但是不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协作。狼群进行合作的时候,只是几只狼进行配合,不可能像人类建一个工程一样,动辄几万,比如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建东都、造龙舟每一个月征兵上百万。哺乳动物之间的协作完全建立在相互的了解之上。比如说你是一只大猩猩,准备要和另一只大猩猩进行合作。你首先要明确的知道对方是善良的猩猩还是邪恶的猩猩,他是否对你是友好的,会不会伤害到你。而在你不了解它的时候,你们就完全没有合作的基础。科学上有个神奇的数字——邓巴数字,150,也就是你最熟悉的圈子的人不可能超过150个。我们手机上可能有上千个人,可是没有用,我熟悉的人只有150个,除此之外不可能有更多,不是不认识,是不熟悉了。这也是所有哺乳动物的遗传密码所制定的。不能突破邓巴数字就决定了大猩猩和狼群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合作。

可是我们人类是例外,我们是集昆虫和哺乳动物二者的优势于一身,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并且是非常灵活的协作。我们怎么突破邓巴数字这个上帝之手呢?昆虫的协作看起来傻傻的呆呆的他们是基因里深深刻下的协作模式,我们人类当然不一样。我们的协作网络也是和大猩猩一样的啊,和周围熟悉亲近的家人、朋友或者同事发生协作。为什么说我们就能大规模协作?能突破邓巴数字的局限呢?

首先我先解释什么是邓巴数字。邓巴是一个英国人,是人类学家。他提出的数字是基于他的一项研究。他发现人类社会不管是远古狩猎采集时代还是现代化的大都市,都受到150人这个数字的约束。比如说一个连是军队里面战斗的基本数字,一个连就是150人,能做到互相都认识,互相都了解。比如节日我们给别人寄贺卡,哪怕你所有的人都选,其实选来选去选到最后,也就是150个,基本上你就是跟150以内的人打交道。这个规律不仅在传统社会,即便在今天的互联网上也是一样。互联网就是扩大了连接数,但是扩大到150人以上你的互动方式就完全不一样了,其他的人你不熟悉了。所以,邓巴数字是对我们的一个刚性约束。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出一些什么?就是你感觉到的你只和熟悉的人之间发生协作这个感觉,其实并不是真实的人类社会的现状。我们和大猩猩的不同就在于我们运用某种办法突破了邓巴数字的限制。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进行大规模的、灵活的与陌生人的紧密合作!

5000人,这是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数字,你想想看其中已经卷入了多少陌生人之间的协作?我们的工作坊是60人,我们工作坊之外的微信团体有多少人呢?不知道。我们手上的手机是谁生产的?不知道。谁销售的?不知道。其实我们也不需要知道《人类简史》的作者到底孝不孝顺父母,更不需要知道我长成什么鬼样子,而您现在依然可以听我说话。您正在听我说话这件事情不仅仅是您与我的协作,而是你可能根本就意识不到的大量陌生人的协作结果。现在全世界都已经扁平化,整个地球上的所有人被前所未有的一张大网连接在了一起,地球也被称之为地球村。而这全部都源于七~八万年前的一场认知革命!认知革命就是人类突破邓巴数字,能够进行大规模的陌生人之间的灵活协作,而这样的协作又是基于什么被实现的呢?——讲故事,您没有听错,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会吹牛、会讲故事的结果。

下期节目,我继续说给您听,我们是怎么吹牛、讲故事,吹得称霸全球的。今天就讲到这儿,欢迎大家在留言中留下自己感言,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自我迭代!

讲座时间:2017年7月5日

录音整理:朱蕾

文字整理:曾宝俊、吴颖、汪慧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