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胤禛)是康熙的第四子,胤祉是康熙的第三子,按说胤祉是雍正(胤禛)的哥哥,题主问的是,当胤禛称帝时,胤祉为何自称臣弟呢?其实这个问题好理解,这好比天津人说话一样,老大爷还叫大姑娘为姐姐呢。这好比我们在酒席等场合,哪怕对方比自己年龄小,只要有地位有权势,都谦卑的称对方为大哥。总之,有时谦称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雍正皇帝虽然对于国家,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位极其负责的好皇帝,可以对他们自己的一些兄弟确实不怎么好,老八集团几乎都被雍正给整死了,就算没有牵涉到皇位争端中的兄弟,他也对他们不怎么好。
一向与世无争的皇三子胤祉,雍正对他也是很有戒心。雍正先是改掉他本命胤祉为“允祉”,然后让他去守康熙陵墓,最后还褫夺爵位幽禁了他。像雍正的这个态度,胤祉怎么敢妄自称大呢?所以也就只有称“臣弟”了。
天子无私事,天子无私情。传统儒家宗法制在储位继承上,讲究的是立嫡立长。所以在康熙朝,太子胤礽按续齿,排行第二。然他还有一个庶出的哥哥,即皇长子胤禔。
胤禔虽然是胤礽的哥哥,但是见到胤礽必须下跪。因为胤礽是储君,是未来的皇上。所以胤禔现在是康熙的儿子,也是康熙的臣子,未来就是太子胤礽的臣子。但储君未即位,所以还是会相对客气一点的,胤礽会称呼胤禔皇兄,或者直接称呼大阿哥,自称胤礽。而胤禔称呼胤礽为太子,自称自己胤禔。在这里其实有些尴尬还是可以化解的。
对于清朝的史料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关于雍正时期的不少事情也源于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不过在小说中,三阿哥胤祉并没有对雍正自称臣弟,而是自称臣,当然,也许是我记错了。倒是年纪比雍正小的几个阿哥,在面对雍正时自称臣弟。
古人讲究天地君亲师,除了天地,君最大,甚至还要排在亲前面。在皇权面前,亲情也得让步。所以历代帝王的叔叔伯伯和兄长们,虽然按照辈分或年纪,他们是要高于帝王,但是他们仍旧是臣。
但至于面对皇帝要怎么自称,也是很有讲究的。如果辈分或者年纪比皇帝小,好办,臣弟、臣妹或者臣都行;如果辈分年纪要比皇帝大,自然是不能称臣叔、臣伯、臣兄之类,一般都是自称为“臣”。
臣对君,已经低上一等了,足以表示其中尊卑,我想胤祉作为雍正的三哥,应该没有必要再自称臣第了吧!不过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胤祉好像确实是在雍正面前自成“臣弟”,个人觉得这是编剧太不认真了的原因。
称臣弟,也并没有太多的不妥,在封建社会,君臣之礼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礼节,在《康熙王朝》电视剧中有这么一段,索尼的孙女赫舍里当上皇后,索尼见到皇后要先行君臣之礼,然后皇后再还“家礼”。所以在雍正面前胤祉只有称臣弟才能表示对皇权的敬重。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